輪胎模具結構研究現狀及分析(Ⅲ)
時間:2023-09-25
來源: 網絡
從改進模具型腔溫度分布均勻性的角度考慮,減小模具底座耐磨板的面積,如耐磨板的形狀由梯形變為矩形,使得花紋塊的整體溫度升高且型腔的溫度均勻性也更好;減小中模套耐磨板的寬度,此時模具型腔整體溫度有所降低,模具型腔中花紋塊溫度的均勻性得到改善。花紋塊與弓形座的接觸方式對模具型腔溫度分布的均勻性存在影響,如圖4所示,若弓形座與花紋塊的接觸面為Ⅰ、Ⅱ、Ⅲ,這種接觸方式降低了下熱板的低熱源影響,從而降低了花紋塊上下部分的溫差,提升了模具型腔溫度均勻性。花紋塊與弓形座的接觸方式改為Ⅰ、Ⅲ、Ⅳ面接觸,此時弓形座與花紋塊接觸面積增加,模具溫模時間減小,但花紋塊溫度分布均勻性有所降低。
避免輪胎表面產生膠毛問題,可從2個方面考慮:一是改進模具氣孔套結構;二是改變模具排氣的方式。氣孔套結構由普通氣孔套換成彈簧氣孔套,其工作原理為在彈簧的作用下,型腔內的氣體從軸芯與軸套之間的間隙排出,空氣排出后膠料頂在軸芯上并給軸芯施加壓力,從而避免膠料溢出,2種氣孔套結構。
改變模具的排氣方式是將氣孔排氣改為氣線排氣。改變花紋塊結構:一是將花紋塊改為層片式,層片之間的分割線按花紋節距來劃分,膠料與模具之間的氣體通過層片之間的小縫隙排出,由于縫隙的尺寸較小輪胎表面不會產生明顯的膠邊,從而取代了氣孔排氣;二是在花紋塊主體上加工出花筋基座,花筋主體單獨加工好后,通過螺釘鑲嵌固定在花筋基座上,氣體通過花筋與基座之間的縫隙排出,避免采用氣孔排氣,解決了硫化輪胎的膠毛問題。
從改善輪胎外觀膠邊和錯花方面,隨著模具零件的變形和磨損,在兩花紋塊立面間會產生溢膠現象,在輪胎上出現膠邊。將花紋塊分型面由等分改為一大一小相間組合的方式,大小花紋塊之間的角度差有6°和6.5°2種,使得模具在大小花紋塊分型處的受力變形小,改善輪胎的膠邊和錯花問題。模具結構優化后一般要對優化后的結構進行應力應變校核,查看變形和應力是否滿足使用要求,不滿足則繼續改進結構,滿足后還要考慮模具結構是否易加工,現有的加工條件是否能滿足精度要求,最終要通過現場使用來檢驗結構改進的效果。總之,結構優化是一項綜合任務,涉及的步驟較多,各個工序應密切配合。
上一頁:
Previous:
下一頁:
Next:
Previous:
上一頁:
Next:
Next:
分享
聯系我們

移動端